K5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5页(第1页)

&ldo;是我结义兄弟。&rdo;韩子高很自然地替他们介绍。&ldo;二弟,三弟,这位是中书舍人刘大人,仆射到大人,那位是东宫通事舍人殷大人,尚书左丞王暹,这是湘州刺史华大人……&rdo;他一路介绍下去,高长恭和顾欢只对那两个顾命大臣,中书舍人刘师知和仆射到仲举的名字有印象,而湘州刺史华皎是韩子高的朋友,与他过从甚密,两人便留意了一下,对殷不佞和王暹等高官都不甚了了,反正抱拳为礼,跟着韩子高的介绍,客气地叫声&ldo;大人&rdo;,也就行了。那些人听说他们是韩子高的结义兄弟,再加上高长恭相貌不俗,气质高华,顾欢也是清秀动人,灵气四溢,自然不敢怠慢,都热情地抱拳还礼。韩子高最后才介绍他们两人:&ldo;这是我三弟顾欢,那是我二弟顾无忧。&rdo;总人便同时说:&ldo;顾公子,幸会,幸会。&rdo;高长恭的那个假名是顾欢给起的,当时便得意洋洋地说:&ldo;总之,你这就算是顾家的人了。&rdo;逗得高长恭笑不可抑,欣然同意。此刻,韩子高当然不可能说出他那让人如雷贯耳的真名,便以此化名示人。至于顾欢,倒没什么关系,反正名不经传,即便说出真话,也不会有人知道她的身份。扰攘了一番,大家便在桌边坐下。跟着这些贵客们过来的几个伙计跑前跑后,张罗着增添椅子和碗筷,韩子高吩咐把桌上的残羹剩菜撤下,重新整治一桌席面来,招待诸位大人。那些伙计都训练有素,有人先给每位客人递上茶,有人同时迅速将桌子收拾干净,然后把凉菜流水般送上来,再把酒温好,给大家一一斟上。刘师知在文学上颇有造诣,端着茶碗抿了一口,看向顾欢,笑道:&ldo;顾公子……顾三公子刚才的词实在绝妙,既有英雄的慷慨豪迈,又有隐士的淡泊宁静,既悲壮又苍凉,又正切合当下的情境,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佳作。&rdo;&ldo;是啊。&rdo;到仲举立即附和。&ldo;顾三公子年纪轻轻,便如此才华横溢,实在了不起。&rdo;&ldo;两位大人过奖了,在下实是愧不敢当。&rdo;顾欢连连摆手。&ldo;顾某只是一时兴起,胡乱唱出,算不得什么。&rdo;她可以压低了声音,举止之间又不带半分脂粉气,相貌也没有她那两个哥哥美,那些人没有半分怀疑她是女子,都当她是个清秀的少年,纷纷对她的才华大加赞扬。韩子高一直保持着微笑,听着他们礼貌得投桃报李,夸赞与谦逊。这些不速之客都属于保皇派,对陈琐的专横跋扈相当不满,一心想保住陈茜这一脉的正统江山,对此他心知肚明。此时来找他,多半与下午陈琐到访韩府有关,虽然心里有数,他却不去主动提起,只沉静地坐在那儿,悠闲的品茗,听着他们从诗词歌赋一直延伸开去,说到琴棋书画。顾欢心疼韩子高,知他心情不畅,便不愿让他应酬这些官吏,能替他担起一点算一点,虽然累得半死,却也勉力支撑,把前世今生学到的所有东西都拿了出来,穷经据典,旁征博引,倒也与刘师知这个当世大儒不分轩轾。高长恭自是明白她的心意,奈何自己对诗书礼乐均涉猎甚少,帮不上什么忙,只得帮她斟茶倒水,以示支持。顾欢本就不是墨守成规之人,对许多事物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绝不人云亦云,说到兴头上,更是神采飞扬。在座诸人中她最年轻,青春的活力犹如火花四溅,让每个人都不得不受到感染。韩子高看着她,神情中满是喜爱与欣赏。看在那些大臣眼里,大概便是韩子高另有新欢了。等到他们的谈诗论文偃旗息鼓,已是酒过数巡,月上中天。韩子高亲手盛了碗酸菜老鸭汤,放到顾欢面前柔声道:&ldo;累了吧?喝点汤。&rdo;&ldo;哦。&rdo;顾欢开心地点头,一勺一勺地喝了起来。除了高长恭,其他人全都一副什么内情都明白的模样,看上去有些诡异。刘师知兴奋地喝了口酒,对韩子高说:&ldo;顾公子如此有才,应当入朝为官,大展鸿图。&rdo;&ldo;是啊。&rdo;到仲举立刻点头。&ldo;皇上求贤若渴,顾三公子又是韩大人的结义兄弟,入仕是顺理成章的事。&rdo;韩子高一怔,随即了然。自魏晋以来,朝廷任用官吏,大都不看才学,只重风貌,&ldo;求贤若渴&rdo;云云,实在是笑话,不过,顾欢虽然年纪尚小,风采相貌都是上上之选,确实有入朝为官的良好素质,到仲举这话自是为了拉拢韩子高,却也不是无的放矢。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