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5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0节(第2页)

蕊心气了个绝倒!这个娘是不是自己的啊!锦心可怜?她绞尽脑汁害蕊心的时候可一点儿都不可怜!

蕊心没听她糊涂娘的,一转脸儿就把这事告诉给了清如,又顺带在清如那里对杨氏的懦弱不争发了一通牢骚。

清如有心要给蕊心讨个公道,听说杨氏是这个态度,倒是不方便行事了,她低头沉思了一下,道:“二婶既不叫你声张,咱们也不好大张旗鼓的,这事我会告诉父亲,叫他心里有数。只是四妹换信的事,就不必提了,只说是刘世凌脑筋不好使,记错了地方。”

蕊心道:“为什么?”

清如笑道:“四妹没有跟说这事,就说明她不想掺和进去,毕竟这事闹得父亲灰头土脸,也不是好事。四妹的丫头告诉你,多半是想替她的主子邀邀功,你往后记着四妹的情分,对她多照应些就是了!”

还是清如想的周全。蕊心觉得有道理,又笑道:“我看别的也罢了,四妹的丫头多半是想让她主子到时候能得一桩好亲事,像芭蕉这样的大丫鬟,早晚是要跟着四妹出嫁的!”

清如玩笑道:“三妹真是冰雪聪明,莫不是想起自己的亲事了,才想到四妹身上的?”

蕊心羞红了脸,扑到清如身上,就要笑着拧她。

这边蕊心和清如才拿着亲事开了一回玩笑,转眼长宁侯府就因为亲事有了麻烦。作者有话要说:有春天的气息了,真好~??????

第56章夙愿得偿

沈家悄悄地遣人传过话来,既然二姑娘与刘家公子有情,沈家自然只有承全人家的好事,可是沈大公子既然已与二姑娘换过庚贴了,这面子就不能白丢,要谢家再嫁一位嫡女过去也就是了。

这回轮到谢坚难堪了,本来当初沈家想要退庚贴,如果平氏痛痛快快地退了,那是沈家对不住谢家,可是谢家不肯退,如今锦心又出了这样的事,就是谢家对不住沈家了,想来想去,也只有另遣一位嫡女相嫁,才能补偿宣城侯府的面子。

谢家剩下的嫡女,就是蕊心了,可是蕊心也是与宋珩换过庚贴的,这事谢坚不知道,明心却是知道的。

为了父亲,明心也只得低声下气地去求杨氏,飘香如今已是明心身边的七品女官了,她亲自来到侯府,在杨氏门前跪了三天,杨氏面慈心软,哪受得了这个?那边想要跟宋家退还庚贴,却更不知道如何开口,忍让了一辈子的杨氏,终于知道了原来忍让也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法宝。

蕊心看着母亲日日对灯垂泪,一挥手,干脆利索道:“母亲别操心了,这事交给我吧!”

把杨氏给吓着了,“你……你你你,你疯啦!哪有女儿家的婚事自己拿主意的。”

蕊心扶额,没想到不小心一嘟噜嘴,惹得杨氏哇哇大叫。她不禁怀念起前世地种种好处来,想当年,孟冰的老爸老妈从城市的各个角落搜罗出一大堆适龄男青年做女婿侯选人,一切由孟冰说了算,她觉得还靠谱的,马上安排相亲,孟冰不喜欢的,立刻一票否决。

关键时刻,崔嬷嬷跳出来救场了,劝道:“二老爷不在家,太太也为这事烦了好几天了,老奴索性在这儿托个大,说几句心里话。”

杨氏道:“你说吧。”

崔嬷嬷道:“大姑娘是太子妃,她的面子咱们是要买的,更何况事关侯府的颜面,咱们长宁侯府权势虽大,可二姑娘这事,说到底是咱们对不起宣城侯府,如果把宣城侯府惹急了,把事情张扬出去,那咱们侯府老少,以后还出不出去见人了?”

杨氏越听越心惊,果然事到如今蕊心也只能嫁到宣城侯府,才能平息事态。

可是宋家……崔嬷嬷看出杨氏的顾虑,就说道:“宋家虽说与三姑娘换了庚贴,到底没有真正定下来,前几日那宋公子又磨磨唧唧地不肯订亲,如今看来,竟是跟咱们三姑娘没缘份,依老奴看,咱们就只去问宋公子的意思,若是他中意三姑娘,大家都是亲戚,咱们也不为难他,把庚贴退了就是了。”

崔嬷嬷出这个主意,就是看中了宋珩十有j□j是不愿意结这桩亲事,正好来个顺水推舟,可杨氏这里就有些纠结了,从维护侯府大局来看,当然是宋珩不中意蕊心最好,但是如果宋珩真的不中意蕊心,她又有些有些愤愤不平,自己生的女儿哪里差了?

思量再三,最终还是由杨氏先悄悄遣人去问宋珩了,宋珩这段时间对亲事冷淡的态度,早就落在了肃国公老夫人和蕊心的舅母宋氏眼里了,这两个人都是心有七窍的,都猜测着大约是宋珩与蕊心性子合不来,婆媳俩都是开明的人,就去找令国公家商量,令国公夫人林氏宠爱幼子,宋珩不喜欢的,她当然也不会强求,只是令国公不乐意了,他跟这些女人们考虑得不一样,长宁侯府出了一位太子妃,侯府早晚会成为皇帝的岳家,跟未来国丈家结亲的大好机会,怎能说放就放呢?

令国公不管三七二十一,召来宋珩就是一顿训斥,幸亏宋珩性子慢些,也不跟父亲着急,只是耐性十足地劝说父亲:“儿子与谢家三姑娘确实不合适。”

令国公张口就要训斥,林氏心疼儿子,拦下丈夫道:“虽说婚事是父母之命,可是也得他满意才行,当初她想娶的,咱们没答应,如今咱们也别太逼着他了……”

说着,哀哀地哭起来,令国公烦躁不堪,在他眼里,宋珩娶三姑娘,算是高攀了,若放过这门亲事,再难寻到条件更好的。令国公疼儿子,又不想失掉与长宁侯府结亲的机会,苦思了许久,说道:“若是你执意不喜欢三小姐,为父也不逼你,长宁侯府大房还有一位庶女,生得温柔端雅,听你姑母说,差不多一般的嫡女还比不上她,珩儿啊,你不能承爵,爹娘总是希望你有个有力的妻族,日后也好在仕途上辅助于你……”

庶女的身份是有那么一点儿不尽人意,但是能攀上长宁侯府,令国公觉得这门亲事还是划算的。还有一件,素心与太子妃是亲姐妹,比蕊心这个堂姐妹还要近一层。

宋珩考虑了几日,觉得父母说的有道理,而且素心他也见过,也是个心思端正的姑娘,也就答应了。

这次的亲事一求即成,谢坚和明心都觉得宋珩愿以嫡子身份求娶庶女,表示令国公府很有诚意,素心的亲事就这样定下了。

春闱结束,还没有揭榜时,谢家几位姑娘的亲事就都有了着落,二姑娘许刘阁老庶子,三姑娘许宣城侯长子,四姑娘许令国公嫡幼子,五姑娘丽心稍稍晚了一点,等到春闱揭了榜,杨氏才作主,将她许配给姜长礼。

小青烟巷的优等生姜长礼不负众望,考中了进士第一名会元,但他生来不善言辞,殿试中稍逊一筹,只点了榜眼,不过这也够姜家合族叩谢祖宗保佑的了。

姜长礼是靖难侯姜氏的旁枝子弟,父亲也曾在五城兵马司做过几任小官,如今告老还乡了,婆婆的娘家却是云南数一数二的茶商,当年婆婆嫁过来的时候,光嫁妆银子就有八十万两,田庄别院无数,所以姜长礼的老爹虽然只是个退居二线的小官,家里却比京城的公侯人家还富。

姜长礼的大哥读书不成,生意却做得有声有色,姜长礼选入翰林院,再经过几年砺练,入阁是早晚的事,他大哥有银子,他有才学,唯一欠缺的就是官场上的人脉,正需要太子的堂妹夫的身份来弥补他的不足,而太子也正好把姜家的财富收为己用,太子用他的实权帮助姜家赚银子,姜家用银子帮助太子混人缘儿,互惠互利。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